身 . 心 . 靈
【心理測驗】脈輪測驗
脈輪測驗 這是我在噗浪上看到的測驗。 雖然我不是很清楚Chakras是幹什麼用的~XD 裡頭也有很多的文字我根本是有看沒有懂,所以根本不知道這樣算出來的結果正不正確~XDDD 看來還是先去進修中文後再說吧~要有興趣的人都去做做看吧。 但我的結果顯示我用腦過度,看來已經跟個神精病沒什麼兩樣了~ (一整個不知道在爽個什麼勁) 但是剛剛去找到英文的測試網站,測試出來的結果道然跟中文的不一樣?! Chakra Test 這個結果證明,做測驗的時候,還是得先找一個語言認知上比較不會出問題的測驗來做會比較準吧~ 是說,算完了我還是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啊~
如何處理面對父母問題的情緒
最近常常跟朋友開玩笑說,很多事情我們覺得是種“常識”,但或許,那根本就不是一種常識,而是一種“非常識”,只不過因為它們在我們的腦子裏一直以來是以“合理”在運作的,所以久而久之,我們便覺得理所當然了。就像很多的事情,我覺得自已好像常常在部落格上說,所以大家應該都知道,卻常常忘了不是每一個人都是以我這種奇怪的腦子在運作的~所以我的常識就成了非常識。相對的,你們的常識對我來說也很可能是我的非常識~(這會兒是在繞口令嗎?XD) 好啦,今天之所以要發這篇文的原因是因為:我一直以為我發的癈話文多到大家早就知道該如何處理自已面對父母的情緒,但連續幾天下來讓很多人問了我相同的問題,這才又讓我又回頭思考:這或許是個非常識(uncommon sense)~ 所以自覺得有必要要上來發一篇文章來解釋這個“常識”~(這會兒再繼續說下去,舌頭都要打結在一起了) 很多人常常問我:究竟要做到怎麼樣的程度才算是與父母間的功課做完了? 做完了? 我真不敢回答這樣的問題,但是我可以回答你,要做到什麼樣的狀況才算是處理了你自身的問題。 正如之前的文章說的一樣:當事件發生,你的理解以足以取代你的個人情緒,而你的立場也不會受到對方左右時,你的功課顯然就作完了。 好了,這樣很難懂嗎?那我拿自已的例子來做舉例好了。 我媽的事,我花了將近十天在“處理自已的情緒”。(對我來說,這是個非常漫長的時間)從以為遺忘到回憶起兒時種種不愉快的記憶,生氣與怨恨是我唯一的情緒。 雖然我總說,人有情緒要適當地發洩,但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只是允許自已生氣,不斷地找出自已可以“合理氣她”的理由,那麼我很可能會氣到腦沖血,或者是氣到憂鬱症併發。 這個理由其實很簡單,因為我們一般大眾是在“做子女的要孝順父母”的環境下長大的,就算我們再怎麼逞強不願意承認,我們都不能真正地擺脫這樣無形的覊鎖套在自己的頭上。 如果你的父母像我爸爸那樣,就是只生不養的話,那麼我們就有十足十的理由可以討厭他,唾棄他更甚至是厭惡他,都不會覺得有罪惡感。但是要是你的父母像我媽那樣,就是她已經是盡她的力在養我們了,(雖然遠不久及我們想要的標準)而我們這會兒也長得好好的,沒斷手斷腳又嗑毒當妓女的話,那麼我們就很難擺脫那種罪惡感。就是身為子女的我們好像不應該這樣的內心拉扯感。 因為事實是,不管她再怎麼不合標準,百分之七十的時間,我們都有房子住,有飯可以吃,雖然時常寄住在別人家,但也沒像她那樣讓家人賣到別的地方去做童工,得要想辦法贖身才可以回家。 所以雖然百分之三十的她已足以在我幼小的心靈烙下印記,但我還是這麼好好地長大了,不是? 所以我討厭她不能討厭得光明正大,也不能認厭得理直氣壯。更尤其是在亞洲那種尊師重道,百善孝為先的環境下,我沒有辦法為了那百分之三十而將我的母親像我的父親那樣做完完全全的切割。 所以如果我們內心的積怨一直久久不能釋懷的話,那大多是因為在憤怒的當下,我們花了太多的時間在內心與自已做拉扯。要不是潛意識不斷地在告訴自已這樣的情緒是不允許的,那麼就是不斷地在說服自已不要浪費精力在這些事情上,而努力地想要擺拖那樣的情緒。這樣的結果會導致於憤怒無法得到疏發,反而會愈來愈氣。說穿了,原因就是從頭到尾你都沒有允許自已好好地生氣。 好好生氣的第一個要件就是得要先擺脫無謂的社會壓力。 這意思就是說:生氣就生氣,那需要那麼多的理由與藉口? 今天如果對方不是你的父母,而是不認識的人對你做了同樣的事,那麼你會不會生氣?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麼當這件事發生在“父母”(一個理當要教養我們的角色)之上,我們當然有十足十的理由可以生氣。哪需要去在乎社會怎麼看你?或是他人會怎麼指責你? 你要花時間的,是與自已的內在小孩對話,而不是去擔心他人會怎麼評價你。 就像如果你帶著同樣的憤怒去找心理醫生的話,你覺得他會對你說什麼話? It's okay to [...]
問與答﹣諮詢與付費
請問印象中對於問事一事,好像有些幫人家解答的,如果不收點費用對自身就會不太好~其中運作及原理是??好奇怪喔,聽說有些直覺強的人,就算感覺出什麼也不可以講,講了對自己就不好,就算是想幫對方~ 其實我不知道是不是不收點費用就對自已不太好,但我知道的是,來找到我問事的人佔用到的是我個人的時間,而他們要的是我的能力。 不管今天我的能力如何,時間有多少,講難聽一點,那都是我家的事,我沒有“義務”需要幫助一個素未謀面的人。 學佛的人很喜歡以“積功德”做為強迫他人助人的前提,但說真的,難道都沒有人去思考過“功德”這項勞力是由什麼東西來幾付,又該是誰來付嗎? 在靈魂的領域裡,今天我幫了你,那改天一定是要由你來付。我積的功德再多,到最後還是要由你們這些“債主”來償還。 那麼一輩子又還過一輩子,到底是要還到多久才算還清?如果要搞得那麼麻煩,那為什麼不在一開始交易的時候,就以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方貨斷絕這種沒有必要的循環。 的確,助人的方式有很多種,我今天高興寫部落格,不小心討論的話題幫助到有緣人,那算是一種機緣。這沒有佔用到我的時間,也沒有浪費到我的大腦,我單純是在做件我喜歡做的事情罷了。 但今天來問事的人要我針對他們自身的問題找答案,找方法,說穿了,這就是一種“交易”。那跟別人來找我為他們的公司專門設計一個網站是沒什麼兩樣的。同樣是要求我運用我的能力與時間為他們做事。 在這種情況底下,既然是種交易,自然就有給付的必要。要不,以靈魂的利息來算,不知道要還到民國幾百年才還得完。 所以說真的,付費諮詢不只是對諮詢者好,對詢問者本身也有大大的好處吧。這會讓彼此的“交易”有種了結切割的圓滿。 當直覺強的人會感覺到“不可以講”的情況,大多是因為講了出來可能會影響到後緒的發展。 每個靈魂的走向都是透過很精密的安排與設計的,為了讓一個人成長,這過程中可能安排了許許多多好的與不好的事。 但當一個人想要“幫對方”的時候,我們往往會極盡所能地為對方排除“不好的事”,而沒有去思考過那些不好的事之所以安排在對方生命中的原因。有時候,因為這些“不好的事”被移除了,所以導致“好的事”也就不能順理成章地發生。因為這樣,所以直覺強的人當初的好心,就不自覺地成了一種”多管閒事“。而因為自已的多言而使得事件沒有發生,所以多事者可能自身就得要負擔起讓事件發生的責任,這也就成為一般大眾之所以會覺得講出來就會對自已不好的原因。
來吧!的延伸對話
這是昨天發文後在噗浪上延伸的對話。因為覺得這或許是很多人的問題,所以就轉貼上來與大家分享~ 問:到底要怎麼做,才算是完成了功課?我要做什麼,才是完成我的功課? 答:等你的心自由了,不再受到某個人/某件事的牽絆後,你的功課就做完了。 問:所以要遁入空門的人才算是功課完成了嗎 答:不是~XDDD 很多遁入空門的都是騙自己什麼事都無所謂,但不是真的無所謂的人。 當事件發生,你的理解以足以取代你的個人情緒,而你的立場也不會受到對方左右時,你的功課顯然就作完了。 問:是不是切斷所有人際關係鍊,就心無罣礙呢 答:真正做得好的功課是將你丟在任何情境都可以處之態然,而不是將你隔離在所有的情境外可以處之態然。那是種逃避,不是進化。所以靈魂要得到最快速的進化,其實是從生活中開始做起 問:若對方給你很大的精神壓力,要如何泰然呢?心裡明白這一切就是如此,也可以抽離來看,但生活在一起,很難不被影響。 答:當我們會想要“改變一個人”的時候,大多是因為關心對方,但是又因為對方讓自已內心產生自已不喜歡的情緒,所以希望對方改變而自已就可以不要再繼續那種不喜歡的情緒。但其實真正的處理方法不是去改變對方,而是內在審核自已為什麼會有那樣的情緒,學會與那樣的情緒共處,一旦學會之後並開始設立界限。也就是說,不管今天對方的身份是什麼,你的界限(Boundary)是不可以被虐待與掌控的。一旦對方越踰,你會極力地捍衛自已的立場,不斷地執行訂立的consequence。目標是為了你可以繼續當你,而對方也可以繼續當自已。所以為了達到那個平衡,這之間就需要很多很多的練習與溝通,磨合,爭執,合解等等的互動。然後我們會從互動中得到認知,進而學習到功課 問:我沒有要改變對方,但是他的當自己就是妨害到我,怎麼溝通都沒有用 答:那你就必須很愖重地表明它是如何妨害到你~並且設立consequence(後果). 如果你相信怎麼溝通都沒有用,那麼你從開口的第一句就已經確定沒有用了。這世界上沒有“沒有用的溝通方式”,只有“還沒有找到的溝通方式” 問:那請問怎麼請酗酒的人,不要再喝了呢 答:你叫他不要再喝了,就已經是想要改變他了~ 問:可是他喝了就妨害我,怎麼辦 答:那你給對方的consequence又是什麼呢? 問:忍耐。你說設立界線,那我不忍了,可是我無法以此向法院提離婚 答:因為忍耐,所以會造成事件重覆。就像我之前說的,溝通沒有做好,沒有實行力,沒有後果,所以你所謂的溝通,其實不是溝通,而是耳邊風。界限的分明在於有效地執行後果。酗酒對你來說如果是‘絕對’不能發生的事,那你就該盡其所能地確保這樣的事不會發生,就算是需要碴掉家裡的每一瓶酒,剪掉他的信用卡,斷絕他所有的財路買酒,你也不會允許它發生。因為一件事對你的重要性決定在它所接踵而來的後果,但如果離婚是你為他設立的“後果”,那麼他要繼續喝酒便是他的選擇,不是你的問題。如果他有心要改變,那麼這個後果就會激勵他做改變。如果他不願意改變,那麼他就已經不是適合你的人。你不應該花時間在思考如何改變他,而是該如何讓離婚或是酒精永遠無法出現在他的生命中這兩件事的其中之一發生。如果你很清楚地掌控了自己的價值,你就不會允許任何人在你已經界定為“絕對不能發生”的領域裡這樣折磨你。 問:沒辦法離婚怎麼辦 [...]
【發洩文】來吧!
最近壓力好大~大到連發文都不知道要從何開始。 我想這一切應該都從我媽決定“逃亡”到我家開始。 因為台灣待不下去了,所以就決定逃到我這裡來“讓我養”。只是一句要來,所有的細節好像都不需要思考似的,全都丟給我們做子女的來焦頭爛額的。說來了就可以讓我‘辦移民’,好像是當作移民局是隨時想移民就可以以移民身份進來似的。要來的機票,簽證也都需要我們去籌~來就準備跟我們長住,好像也沒思考過我今兒個嫁的是個外國人,不是中國人,他們顯少是與父母同住。 她要來這件事對我來說其實是件壓力很大的事。 或許是擔心生活步調會受到干擾,或許是擔心老公天天面對丈母娘的壓力,或許是擔心小朋友們必須因為外婆的出現而回到同擠一間的日子,但我想真正的壓力是我第一次面對自己內心一直掩藏的憤怒與情緒。 我覺得,人其實是一種很會自欺欺人的動物。 小的時候要是沒有得到家人的愛,我們總是會不斷的洗腦自己說:我根本就不在乎,我根本就不需要。 帶著那樣的指令長大,我們真的開始相信自己不在乎、不需要,我們變得獨立與無所不能,卻沒有想過內心其實還是一直扮演著那個五歲小孩,期望自己的母親可以像樣一點,期望自己的父親可以更尊重自己一點...... 我媽是個不把親情當一回事,卻總是把‘朋友’擺在第一位的人。或許是因為她很小就讓外婆賣給人家當童養媳的關係,也或許是因為她的家人總是沒錢就第一個想要變賣她的關係,所以使得她從小就對‘家人’充滿了十足的不信任感。 我媽是個不會去思考小孩沒飯吃該怎麼辦,家裡斷水斷電該怎麼辦?卻寧願拿家裡傼剩的五千元出門與朋友暢飲一場,付服務生小費,坐計程車回家的人~ 所以我們的小時候很常有“我們的下一餐該怎麼辦?”,或是“房東一直吵著要錢怎麼辦?”,“家裡斷水斷電怎麼辦”的窘境。 所幸,這種情形雖然很常發生,但不是天天發生,大部份的時候,我們還是有個家,有飯吃,有個醉得不醒人事的母親可以叫媽~因為我媽沒有墮落到讓我們三個姊妹流浪街頭,因為她醉得不醒人事是為了為我們掙生活費,所以她那些荒唐的所作所為都是可以被原諒的,也逐漸變成理所當然的。即使書讀得不多,但世面見得廣,三不兩時覺得自已沒有盡到母親的責任,也還會記得嘮叨個一兩句。 事實是,如果沒有她的存在,或許我們的生活會更糟,或許會更不堪入目。就算她不是個“盡職的母親”,但我們好歹也是這麼被養大了,不是嗎?也因為這種觀念,所以內心總有一種虧欠與罪惡。 [...]
恐懼與自閉
我的兒子上輩子是在海裡淹水死的。 所以從他一出生的時候,護士小姐帶他去把身上的血漬洗乾淨的時候,他哭得像個殺豬的一樣,還會死命地想要從那一盆小小的水裡面掙扎出來。嚇得護士小姐一把冷汗,急急忙忙地幫他沖洗了幾下之後飛快似地抱來給我,除了抱歉之外還直說沒有看過那個小孩一出生就這麼有力,不知道的人還以為她在虐待他似的。 然後回到家以後,每天洗澡時間就像是在抗戰一樣~瀚瀚的聲音又響又亮的,每次只要一幫他洗澡,鄰居們可能都會以為我們家在虐待小孩似的。特別是那個時候還住公寓裡面,隔音設備又不是那麼好,所以只要一到洗澡時間,全家都得要有耳聾的心理準備。偏偏我們又習慣在晚上幫他洗澡,因為想說吐了一天的奶流了一天的汗,洗完澡比較能夠舒舒服服地睡個好覺。所以為了怕鄰居們告我們噪音防害,我因而訓練了一手超快的嬰兒洗澡功。 那個時候,有很多有經驗的前輩說這種症頭只是時效性的,等小孩再大個一兩個月,就不會再哭了。但事實證明,並沒有~隨著瀚瀚的肺活量日漸增強,他的哭聲根本就是愈來愈大聲,愈來愈響亮。等到他三個月的時候,我們剛搬到新家,他的哭聲竟然可以讓四五棟房子遠的朋友們聽到?! 一直到快六個月的時候,因為見這個情況一點改善的蹟相也沒有,所以想出了一個新方法,那就是跟著瀚瀚一起下水洗澡。這麼一下水,果然好多了。他竟然不哭了?!這也因此讓我養成了與兩個小孩一起洗澡的時習慣。 原以為瀚瀚不喜歡水的症頭已經被根治了,但一直到他九個月左右我們想要送他去上幼兒游泳課時,他那嘶聲尖吼的情況竟然又再度重演?!本想說軒軒小的時候很愛上游泳課,瀚瀚搞不好也喜歡在泳池裡玩水,但沒想到他竟然可以因為人家不小心潑到他水而哭了好幾個小時,雙手雙腳像是八爪章魚似地死抱著我不放,老師根本連抱他都沒法子抱的情況下,我們只好退課作罷。 之後愈想愈不對,所以決定改政策教育。明知道他不喜歡水,我們卻愈是要帶他去泳池裡玩水~(雖然我都落到抱著他坐在岸邊好幾個小時的命運~^^|||) 但那個時候,只要人家玩水的時候不小心潑到他水,而他放聲大哭的時候,我總是會在他耳畔說:媽媽在這裡,你不會有事的~(不斷地灌輸他:只要我們在,你就‘絕對’不會有事的觀念)就這樣一直不重地重覆做著同樣的事,一直到瀚瀚快到兩歲的時候,他終於稍微敢在泳池的淺水區玩水而不放聲大哭了~ 但雖說如此,瀚瀚還是怕水,雖然要他在淺水區玩可以,但水稍微深一點,他的恐懼就會上來,而且如果我們帶他到海邊的話,他是根本連下水都不敢下,甚至是連沙子進到他的衣服裡面他都會哭得亂七八糟。 所以每每只要我們到海邊,他大多數的時候還是窩在我身邊。所以我只好又趁機教育,不斷地告訴他,他上輩子正因為是被淹死的,所以這輩子才更要學習克服水的恐懼。 等他大一點的時候,約四歲左右,我們再次送他去學游泳,因為已經受了一兩年的洗腦,知道媽媽很兇他是來克服對水的恐懼,所以他乖乖地去上課,雖然他還是不喜歡浸在水裡的感覺,但至少是不會像小時候那樣嘶聲尖叫地亂哭了~ 但因為怕水,所以我家瀚瀚學了很久還學不會游泳,一方又加上這裡的課程斷斷續續的,所以一直到七歲的時候,我家瀚瀚還一直在上最初級的游泳課~一直到有一天,他問:媽媽,我要到什麼時候才不用再上游泳課?(看得出來他真的很不喜歡游泳嗎?XD) 我回答:等到那一天你會游泳的時候,你就不用上游泳課了。 瀚:我已經會游泳了~(指他知道要怎麼擺動雙手雙腳,但不能自已浮在水面上~) 我:那不叫會游泳,我指的會游泳是指我把你丟到深水池,你還有辦法自己浮起來~ 瀚:那我豈不是要學一輩子? 我:如果那需要花一輩子的時間學的話!記得嗎?你這輩子來投胎是來克服對水的恐懼,而不是等著他再度征服你的。 所以沒辦法,因為這個家裡媽媽說了算,所以我家兒子只好摸著鼻頭,乖乖地回去上他的游泳課。所以與其要上一輩子的游泳課,他還是快點想法子先克服對水的恐懼好了。 在這幾年期間,我們家很常針對這件事情做對話。例如: 瀚:我不喜歡水。(指他不喜歡喝水) 我:那是因為你以前被水淹過,但那不表示你需要討厭水。因為人體裡面有百分之七十都是水,如果你討厭水,那豈不是表示你也討厭自已? 瀚:....... 又例如瀚瀚的身上到處佈滿白斑,那白斑幾乎是他兩歲不到就開始有的。一開始的好幾年,我以為是因為家裡有蟲,所以每天打掃得乾乾淨淨的,連厚重的床壂我都每天扛到陽台去曬太陽,一整個神精虛弱,就連擦藥都不見成效。但一直到他快七歲的時候,我發現那些白班可能是來自於他淹水的記憶,所以開始又改變政策,換個方式溝通。 所以每當瀚瀚再問我那些白斑是那裡來的時候,我會回答:那些是你懼怕海水的證明,等到有一天你克服上輩子的恐懼,那麼你身上的白斑自然而然就會消失了。(當然,藥我還是擦,但這些話我都會在幫他擦藥的時候順便提一提^^|||) 又瀚瀚有時候會問:媽媽,為什麼我上輩子會在海裡淹水死? [...]
諮詢者不該以拯救個案為目地
“學諮商的人,之所以想要拯救別人,其實都是想要拯救母親。然而,母親不需要我們的拯救,我們也無法拯救個案。” 原噗浪發文 昨天無意在噗浪上看見了這個噗,所以回到自己的臉書上發了這篇同理造句文: 我說:在噗浪上無意看見有人說:學諮商的人,之所以想要拯救別人,其實都是想要拯救母親......這讓我不禁質疑:那麼我一點都不想要諮詢人的心態,是不是早就對我的母親放棄了?^^||| Catherine Liu 放棄拯救個案的念頭,才是正確的諮商態度。個案的命運不是我們該負責的。 Ruowen Huang 我從來沒有想要“拯救"個案的念頭怎麼辦?那是不是表示我壓根就不想拯救我媽?(根本是自已亂入~^^|||) Nina Wang 雖然我並不認同原假設,但以邏輯上來說,若P則Q也不能推論若非P則非Q喔~ 例如:我哥哥平常都戴手錶,不能推論不是我哥的人就沒有戴手錶 Catherine Liu 不是,你媽有她的命運,你不需要拯救她,因為沒有用.身為一個諮商師本來就不應該有拯救個案的心態啊,那樣會失準. Ian Tsai 如果沒有拯救人的動機,那你應該要遠離助人的行業。如果你不想救他,你何必諮商? 你的動機是什麼? 錢嗎? 劉振鴻 但是,也有一種說法是,想要拯救那個受害者,是不是母親比較容易扮演這個角色?但真正想要拯救的,應該是自己內在那個受傷的小孩吧,我覺得。 Catherine Liu 幫助愛的能量順暢地流動和拯救是二回事,拯救是把自己的需求投射在個案身上,個案自身的需求反而被忽略了,這樣無助於解開個案的結. Ian [...]
我不值得人愛
我不值得人愛... 這是一句沒有人願意承認的話,但卻是一句人們天天運用在潛意識上的話。 由於這個社會在不知不覺中教育了我們:唯有完美的人才會值得被人愛,導致於我們永遠拿著一套過度完美的標準來顯現自己的不完美。 所以即便是最美,再帥的人,心裡頭也總有一套自已永遠到達不到的標準來顯示自已的不美好。 也正因為不夠美好,所以不值得被愛。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那些標準究竟是哪裡來的?又是怎麼來的? 只要是標準,不都是人訂的嗎?也正因為是人訂的,你又怎麼知道訂立這個標準的人和你是拿著同樣一張藍圖在做功課的呢? 我之前的文章就說過了好幾次:每一個人都是值得被愛的。 既然我們的靈魂導師可以聰明到為我們安排如此精密思考又錯縱複雜的課程,那麼自然不會漏了那個真正懂得愛我們的人。我說過,不管你長得多醜,多矮,甚至有視覺肢體上的短缺,但會懂得愛你的人自然就是會喜歡你這一道菜。你是以什麼樣子生出來的,自然就是得要用那個樣子來吸引你設定那個來愛你的人。 所以,完美的標準究竟是什麼? 所謂的完美,不正是你現在這樣的標準嗎?因為你是你,所以才能找到懂得愛你的人。如果你不是你,那麼你找到的那個人一定不懂得愛你。這樣簡單的數學公式難到有那麼難懂嗎? 很多人愛並不表示會被對的人愛,沒有人追也不表示沒有人愛。每個人學習的方式不同,模式也不一樣,有些人需要換過很多的男朋友才會知道什麼是真愛,有人只要一個人就可以立馬知道他就是真愛。有些人的愛來得很快,有些人的愛得要慢火細熬,有些人來得早,有些人來得慢。重點是,每個人都值得被愛,所以被愛的標準與時間又哪來一定的標準? 今天又不是同樣包裝,原廠出貨的相同個體。既然不是每個人都是Barbie,又怎麼會每個人都要找到Ken來愛? 我從小就體弱多病,不要說多病的小孩本來就很容易讓人覺得麻煩。我還長得跟大伙兒都不一樣,高額頭,黑皮膚,體格愈顯壯碩也就算了,就連身高都比一般的男生要高許多,雙腿也因為兒時練田徑的關係變得又粗又壯,根本沒有一雙細長的美腿可言。所以我小的時候最常聽到的話是:長這個樣子到底是誰來愛?抑或是:有誰會想要跟你在一起啊? 有誰會想要跟我在一起,我不知道? 但我這個死腦筋卻是從小就相信有個人會來愛我!雖然我可以從自已身上舉出無數不值得被人愛的“鐵證”,但只要是生命就是值得被愛的,那表示愛我的那個人一定也在這個世界的某個角落。雖然我不一定知道他究竟身在何處,但我相信他總有一天會找到我/抑或是總有一天我會找到他,因為生命的安排不正是如此,兩個註定會在一起的人不可能總是錯開彼此一輩子,總會有相逄相聚的一天。 但也因為這個理念,所以每換一個男友,我就相信下一個一定會更懂得愛我。 所幸,這麼熬也剛好讓我找到那個喜歡黑皮膚,高額頭,粗壯雙腿的老公~我今天要是相信美白,瀏海,和修長美腿的話,那相信我找到的一定不會是我家老公。 你的生命會依照你給自已的設定在前進。如果你相信自已值得被愛,那麼就一定會有人來愛你。如果你相信身旁的男人遲早會懂得愛你,那麼他就遲早會懂得愛你。如果你相信下一個男人一定會更好,那麼他就一定會更好。你的生命起源來自於你對於自我靈魂的設定,你怎麼設定它自然怎麼走,你怎麼相信,它自然也得要照著你給它的方向前進。 所以你不值得被人愛? 請問這個標準究竟是誰給你的?是人強行壓在你身上,還是你給自已的虛無假設? 如果你是出生在一個完全沒有標準的體制底下,這樣的標準是否又合乎現在的你來使用?你會覺得自已不夠好嗎?你會覺得自已不夠漂亮嗎?如果這個世界沒有標準,請問現在的你那有所謂的好與壞,對與錯,不就全都是你,這輩子所需要的你,以及值得被人愛的你嗎? 所以如果各位又捉到自已在腦子裡重覆“我不值得被人愛”的時候,我建議你們記得把鏡子從包包裡面拿出來(還沒有準備鏡子的人請趕快去買~XD),然後強迫自已看著自已說:我是完美的,我是值得被人愛的。 允許幸福在自已的身上發生吧~ [...]
問與答﹣靈魂與課題的連結
有個問題想請問你 就是靈魂投胎前安排了自己的功課是指靈魂也不知道自己有了形體後能不能做好這些功課是嗎?靈魂只知道自己必須做好這些功課才能進化是嗎?若是這樣的話 那針對這些難題功課 我們覺得過得很艱難時和本靈溝通可以提供我們有幫助的意見嗎? 靈魂的確不知道自已有了形體之後能不能做好這些功課,但是在課題藍圖的規劃上,絕對是依照個人靈魂進化的認知所安排而成的。這個意思也就是說,你的靈魂不可能安排一個你絕對不可能完成的藍圖。他們往往是拿著你的優缺點對於你的藍圖進行賭注。這個意思也就是說,如果你利用了自已的優點克服了課題,那麼靈魂就有晉升的可能。但如果你選擇了缺點而放棄了課題,那麼藍圖就有重新再編審的必要。但除了審視靈魂自身的優缺點之外,他們在靈魂個體之外往往會安排輔助的人與工具以協助藍圖的完成。 在人生課題的安排上,你的靈魂導師會安排所謂的大功課與小功課。大功課往往只有一兩個,但小功課卻數之無數。小功課往往是輪迴時所養成的壞習慣,卻不是種認知,所以也挺好改善的。大功課往往會配合可以改善的小功課一起做,不是做好了才能進化,而是做處理的過程中,你就已經在進化了。 當你覺得課題本身很困難的時候,其實最好的方法不是與本靈溝通,而是跳脫出自己的身體與認知,靜下心來觀看自已的環境,你一定會看得到協助解答的貴人,暗示、抑或是工具等等。正如我之前所說的一樣,你的靈魂導師絕對不可能安排一堂你無法解決的功課。往往在課題發生的時候,可以幫助你克服的協助也早就已經在你的身旁就定位了。本靈不可能提供給你“確切的解決方法”,因為方法得要靠你自已去摸索才能得到真正的體認。但是與本靈溝通很可能會給你一種‘安心的感覺’,如:一切都會沒事的、你可以做到的等等。所以如果有人很堅持地想要從本靈身上得到什麼暗示,抑或是過份鑽研地去理解分折這簡單的感覺的話,那也是所謂的‘魔’得以趁虛而入的時間。 所以,如果你覺得課題很困難的話,我的建議是與其急著與自已的本靈做溝通,其實多看,多聽,多方位的實驗才是真正有效又不易走火入魔的根本之道喔。
希望這只是一個啟發
Amanda Todd - 這是北美最近挺令人震驚的消息。 基本上就是一個女孩十二歲左右的時候不小心在網路上認識了一個男人,這個男人甜言蜜語地諂媚她,然後引誘她裸露胸部給他看。 她做了。 但卻因此為她壂立了惡夢的根基。 一年後,那個男人要求她做出更火辣的動作,要不然就要將她裸露胸部的照片共諸於世。 她不理會他,結果在當天晚上,警察來告知說她的照片已經公開在網路上,可能觸及兒童色情法。 為此,她成了眾人的笑柄,也得了憂鬱症。 她轉了學,期望有個新的開始,但那個男人竟然有辦法又將她的照片公諸到新的學校與朋友間,讓她再度成為他人的笑柄。 然後,她開始喝酒、嗑藥,也不敢出門,好不容易在新的學校開始,認識了一個男生,以為自已的生命可以從新開始,卻沒想到這個男生竟然已經有女友,而隔天這個男生的女友帶了一群人到新學校圍攻她(連同那個男人),並歐打她,惡言攻擊她。等她好不容裡在水溝裡讓父親找到帶回家時,她想不開所以喝了漂白水自殺,但及時被發現送醫救回來之後,卻又在臉書上看到許多人留言罵她,更甚至是嘲笑她為什麼漂白水不喝多一點,死得乾脆一點等等的話語。 終於,在上個禮拜三,她上吊自殺。 她的死亡雖然震驚了許多人,但網路上那些BULLY的行為與言論卻從來沒有斷過。也因此讓世界上許多的國家開始正視網路惡霸的行為...... 我其實不太看電視,這個事件上個禮拜發生,我一直到昨天看到噗浪上有人發言才注意到。花了一整個晚上在Catch up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或許是因為自己也是小孩子的媽,這事件離家太近,小孩的年紀又相差不遠,所以對於這樣的事件總是會特別地有感觸~ 其實Amanda Todd並不像她形容的那樣,完完全全地讓“整個學校”所排斥。但就像我先前所說的一樣,要自殺的人在生前就已經會為自已設定自殺泡泡,編劇、排演、實練......她在生前急欲想要融入一個虛擬的世界,看不到自我的價值,所以只能一昧地追求某種人的‘認同’,一旦身旁的人不是她所要求要認同的那群人,那麼就算他們付出再多的關心與愛,設身在自殺泡泡裡的她也永遠會看不到。 所以如果你有定期在追蹤我的部落格,那你就同時知道,這是一堂功課,而且是很。大。的。功。課。 讓小孩學會對自已的言行舉止負責,懂得自己的價值,學會情緒的掌控真的是做父母的最大的功課。 這個世道上,很多人認為那全是社會的責任,導致於自已的所做所為再荒唐無禮,都下意識地認為對方應該自已有辦法分得出輕重、對方可以選擇漠視等等的舉動。是說,如果連自已都無法分辯輕重,又不知道適可而止的話,那麼又怎麼能期望對方知道同樣的道理? 我發現,現下有很多的年輕人其實是很沒有能力掌控自已的情緒。也就是說,在面對某些事情的時候,他們總是以最極端的方式來處理。我在想,是不是從小父母親保護的太好,像是身旁那些連Homeless都捨不得給兒子看的朋友一樣,使得這些小孩長大後覺得不管自已再尖酸、再刻薄,這個世界永遠都還是美好的。 所以,學不會掌控自己的情緒究竟是誰的責任? 我其實對於自殺者沒有過多的同情,不會因為今天她死了,就理所當然地覺得該把所有的同情往往生者的身上丟。但相對的,我覺得慣性用言語攻擊別人的人也該懂得適可而止的境界。 [...]
NLP是什麼碗糕?
NLP是什麼碗糕? 老實說,這是我每次聽到這個名詞的第一個反應。 對於我所不知道的事情,我向來很有求知慾。但可惜的是,我是個很容易被Turn off的人,如果我接觸到的第一個資訊太過於偏激,抑或是讓我感到反感的話,那麼我很可能很久很久都不會對這一件事/東西感到任何的興趣。 而我第一次接觸到NLP這個名詞的時候就是這種情況。導致於我之後只要一看到這個名詞,連看都不看地就會直接轉台,抑或是丟到我根本不想深入研究的筒子裡。 我其實已經忘了第一次跟我提到NLP的人是誰,只知道那個人似乎是上了幾堂的NLP課程,滿口的愛與光,連事實都分不清楚,連自身的課題都沒有辦法處理,就只會一昧地叫人要用愛與光的態度去接受這個世界的好與壞~可想而知,當我遇到這種人的時候都會直覺地認為對方腦袋壞了,根本連多說一句話都覺得懶。我向來是道不同,不相為謀,要是遇到有人理念與我不一樣,我連解釋的動作都覺得懶。重點是,只要對方高興就好~只不過,我向來不是善行愛與光的聖人,所以沒有辦法執行過度偏激的言論與行為,因為恨與暗對我是相同的重要啊~ 就是不知道為什麼有人可以上了幾堂課就覺得自己可以當諮詢師,見人就可以指正他們的缺點。那不就像是讀了我幾篇文章就覺得自己也通靈,可以到處去指出別人的功課一樣嗎?(即使我的文章裡面總是不斷地強調各位運用認知來處理‘自已’的功課,為什麼還是有人會覺得去指出別人的問題會比處理自己的來得重要呢?) 沒有人喜歡莫名奇妙地就被送上烤刑台,讓人指出自己的問題點在哪裡。這樣的行為很容易引起反效果,因為人們自我防禦系統會在被攻擊的當下挺身而出,義務保護當事人。當然,有很多的時候我會癈話不多地指出人家的缺點,但那大多是因為人家付錢來找我,不是來找我純聊天的,所以我在被付錢的當下已經被允許這麼做。但私底下的時候,我卻是不多話又膚淺的,就算看到朋友有問題我也大多三緘其口,連個屁都不敢放。除非人家問得直接,要不,我裝死的功力依舊了得。(所以也才會有部落格的產生啊~XD) 好啦,癈話這麼多是因為,我到現在還是不能理解為什麼有人可以沾個邊就自封為師啦! 而第一個跟我提到NLP的那個人就是這樣的人,害我誤以為NLP又是一個什麼會讓人學了就沒了理智的CULT,只會滿口愛與光的道德倫理,使得我根本是讓我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久久都與這個名詞保持最適當的距離~ 好了,既然對一個名詞討厭了這麼久,今天又為什麼會突然發文向大家提起了這件事呢? 也不知道是要感謝自己對催眠的這股衝動,還是要感謝爪子的大膽建言。 爪子其實學了NLP很久,但我也從來沒有深入去研究過NLP到底是什麼碗糕,所幸這塊區域還沒有完全被摧毀,我的理智還算開通,所以昨天看她介紹NLP的Richard Bandler一本有關催眠的書之後,當下上網去做了個研究,甚至還看了好幾個有關NLP的影片。 結果發現,NLP跟愛與光根本一點關係也沒有!真不知道當初那個人為什麼就不能直接照字面上的意思介紹給我聽,害得我一直避到現在像在避什麼似的~(唉!其實搞不好是我時間還沒到,不是學的時候啊~XD) NLP﹣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 (神精語言設定) 基本上是依照人的神精思考模式,配合言語的應用而重新改造潛意識設定。 在NLP的系統之下,沒有所謂的潛意識,所有的意識/潛意識都是有知覺的,所以執行者可以透過言語以及動作對任何人下“暗示‘,而這個暗示則會逐漸轉換成設定。 這個系統不難理解,因為做諮詢的時候本來就很常做到這樣子的動作。透過觀察,認知後再決定該以什麼方式溝通,該下什麼指令以改變設定。 照這個字面的解釋,大家應該不難想像這是道我的菜,我向來好奇意識、潛意識與語言的作用能力,互動關係。所以為了解這層關係,我為此看了不少的示範與影片,選看了很多不一樣的人的方法與介紹,也因此看到了所謂NLP的模式。我雖然還不專精催眠,但NLP的模式其實不難理解,也不難執行。透過影片裡執行者與客戶的互動,我可以觀察到兩方的舉動,行為模式的改變,暗示的設定,以及被催眠者本身的氣流改變。 因為覺得有趣,所以就像在嗑書一樣,每一本都拿起來咳,本一個人的影片都翻來看看。好像昨天才喊著要白老鼠,今天眼前就多了許多一樣~XD 只不過,雖然大家口中的NLP都是如此的完美無缺,但是我卻無法不去注意到裡頭的漏洞~(我想,那大概又是我凡事挑戰極限的個性在使然吧~^^|||) 那就是透過設定的改造,原本的問題可能就不是問題了,但那樣的問題並沒有被根除,只是被壓抑。這個意思就是就,如果這個問題本身不是個“很大的人生課題”,那麼它被治癒的可能性很大。但如果這個被NLP治療的課題本身就是人生藍圖裡所設定的“主要問題”,那麼這個問題就只能暫時被解決,然後依照當事者的頑強程度,可能在半年一年後又逐漸浮上檯面。如果真的一再被催眠而不去執行與面對那個課題的話,那麼這個一直被壓抑的課題到下一個輪迴後又會重覆執行,更甚至是加倍反應。 所以,NLP的執行點沒有錯,但少了什麼~好像少了什麼點,抑或是點的置放位置錯誤,我還在研究啦~但至少暫時是對NLP沒有反感了。所以要是有人跟我一樣,也不知道NLP是什麼碗糕,跟我一樣誤以為是愛與光的大愛系統的話,它只是一套透過研究神精系統,與語言模式所產生的潛意識設定方法。大家有興趣的都可以去研究看看啦~
【心理測驗】找出你的靈魂彩光
找出你的靈魂彩光 這是從噗浪上看來的心理測驗,需要花一點時間回答十四個問題,但似乎還挺準的~大家參考看看。 照這個測試結果,我是個有滿分紅色外廓、靘色滿分以及橙色五分的人。所得到的分析結果如下: 準嗎? 其實我也不知道,但拿橙色來說好了,我對實質的極限運動與體能極限一點挑戰力也沒有。反倒是喜歡挑戰自己能力的極限,這樣算嗎? 好啦,有興趣知道自己靈魂色彩的人都可以去試試看,看能不能幫助你們更了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