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朋友聊天的時候,這樣的字眼似乎很常跳到話題上來。

「我想等他們準備好的時候再把手中的案子丟給他…」

「我想要等他準備好的時候再告訴他…」

「我想要幫助他準備好面對這個社會…」

雖然說這些話全都是八竿子打不著的人,但這『準備好』三個字似乎成了這個月來的主要話題之一。

記得一個月前在臉書上看到一篇分享,主要是講:不要折斷了小孩子的翅膀之後,還期望他長大後可以展翅飛翔。

這句子套用在那些等著他人準備好的態度不正是相同的?

朋友手下的員工最近似乎頻頻離職,讓她整個人摸不著頭緒,追問原因之後卻發現每個人的用辭都說自己在那公司看不到發展空間,所以想到別的地方發展。

我不認為朋友是個不好的雇主,也不認為她的公司沒有所謂的『發展空間』,但在討論後卻發現,原因在於朋友太害怕他們犯錯而讓總公司造成負面印象,所以遲遲不敢將手中的案子全權交給下面的幾位專案經理。

我問:為什麼不交給他們做?

她回答:因為他們還沒有準備好。

我再問:什麼情況叫『準備好』?

朋友也說不太出口,但大致就是指等到他們有所擔當,有所責任感,不太會犯錯的時候才會將案子交給他們。

所以我說:如果從來沒有犯過錯,從來沒有必要承擔任何的責任與風險,又怎麼能夠學會變得有擔當,有責任感?

朋友回答不出口,所以我再問:你習慣照顧人的個性,就算當了一間公司的主管,也還是改不了那種事事要幫人打理好的性子。但這樣的性子在你的解釋來說是為了他們好,卻沒有想過那同時也限制了他們的發展。你害怕放手是害怕他們的錯誤會變成上頭對你的評價,還是壓根就不相信他們有能力可以把事情做好?

朋友想要辦駁地回答:但他們還沒有準備好…

我:在成長的路上,永遠沒有準備好的時候。因為你害怕放手,就算對方真的有所長進,也永遠達不到你的標準。因為你的標準會一變再變,如果他們完成了一樣,那你就會再找下一樣。因為那是確保你永遠有人可以『照顧』的安全網。要讓小孩不要跌倒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們自己跌倒一次,那他們下次就會因為怕痛而小心一點,謹慎一點。而不是一直跟在他們身前身後,確保他們不會踩到那個坑,那個洞而摔倒吧?

又有一個朋友,因為老覺得丈夫過於脆弱而遲遲不敢將所有的事情告訴他。所以我問:你準備什麼時候告訴他?

她回答:等他準備好的時候。

我再問:什麼情況對你來說是他準備好的時候?

她說:等他比較不會情緒化,生活較為穩定的時候。

我:妳的老公向來就是一個情緒化的人,生活永遠沒有所謂『穩定』的時候。他總是否有辦法把很平靜的日子過得很像連續劇一樣,不是嗎?所以你說要等到他不情緒化的時候,豈不是要等到你換另一個老公的時候?

朋友蹙眉:但我不知道該怎麼開口。

我:那就是你的問題,而不是他的。如果去克服那樣的恐懼,去找到你可以表達的方式才是你應該正視的問題,而不要把所有的問題都歸罪到你的老公身上。說好聽是等他『準備好』,但難聽一點應該是說你對他根本一點信心也沒有,不是嗎?

昨天跟一個朋友出去喝茶,朋友說到自己的小孩,想要為他選擇最好的成長環境,最好的學校,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朋友,最好的人際關係等等…想要給他最好的,以幫助他準備好面對這個社會。

所以我笑著回答:我從來不知道我們居住的環境原來這麼完美。

朋友不解:什麼意思?

我:最好的學校,最好的教育,事事都有父母打理的生活,即使成績優秀,拿了張最好的文憑,但出了社會之後,他們所要面對的卻是百分之九十沒有辦法供得起私立學校的平民百姓們。頓時間,他們的人際關係一落千丈,他們不知道該如何融入人群,更不知道該如何打理自己的生活。在孤芳自賞的情況底下,他們只能一再埋怨這個社會跟不上他們的腳步而怨天尤人,不是嗎?

說真的,我覺得等自己準備好與等他人準備好根本是兩個完完全全不一樣的標準。

想要等自己準備好大多是建立在自己的自卑與不信任感。但如果口中老是掛著要等到他人準備好的句子,則大多是沒有承擔自己問題的勇氣,更隱藏著對他人的嚴重不信任感。

事實是,沒有人的未來是『準備好』的。

如果你總是在等待『準備好』的那一刻才敢跨出第一步的話,那我幾乎可以很肯定地告訴你:那樣的未來就絕對不會發生。

因為我們人生的鋪陳是尋序漸進的,如果此時此刻你沒有準備好,那麼下一刻的事情就永遠不會發生。

如果你此時此刻的問題都解決不了,那麼又怎麼期待下一刻的問題你會有辦法解決?

人總是習慣性地將目標設的很大,大到現今的自己根本不知道方向的情況。因為毫無頭緒,所以才老是拿『準備好』來做為藉口。但我覺得真的想要讓自己達到『準備好』的狀況,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斷地鼓起勇氣去克服現今的你可以克服的問題。即便你的長遠目標很偉大,只要現今存在的這個問題對你的長遠目標來說是項阻礙的話,那它就有你需要去克服的必要。

沒有任何一個未來會在你準備好的情況下才會發生的。但若是你隨時讓自己準備好,讓你的未來一刻接一刻地自然發生,那麼你想要的那個未來就一定會在不遠之處了,不是嗎?